2015年5月13日 星期三

讀易簡說~學易可以無大過

    論語述而篇,孔子云:「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學易至於韋
編三絕,積功力久,發此感慨,再給我五年或十年,在易上更加深入,可以減少犯大的過失
學周易貴在能「知幾」,機者念頭起動幾微之間,心念一動即加以察覺。學周易可以趨吉
避凶,在念頭起處即是非分辨得明,使災禍有一點端倪時就及早調整心念行為,讓災禍消弭
於無形,自然能趨吉避凶,遠離大災大禍
,上等智力的人學周易,可以進一步學形而上之道

    
「無大過」的大過指的是什麼?就普通人而言,不是有心犯罪,而是誤犯,例如過失、
損人等。若就修道的人而言,凡是心不在道,就是大過或無意中說了不合道理的話,或無意
中做出令人惱恨的事,就是大過。
  
孔子曾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生而知之者是天生聖人,聖人方能
無過。孔子自認是經過好學而知道聖人之道,既是修養學習來的,偶而難免也會犯無心之過
學周易窮理研機,在心念幾微處用功,一生不好的念頭,便立即制上,不讓這一個惡念遷
連不斷,現於行為,故無大過。
在易繫辭下傳,子曰「知幾其神乎!」「幾者動之微,吉之
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研易就在精微處用心,最精微的地方莫過於念頭,在
念頭處觀察。孔子門生中唯有顏淵接近研幾的功夫,繫辭下傳,子曰:「顏氏之子,其殆
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所以孔子曾對魯哀公、季康子提起在所有學
生中,就屬顏淵最好學,他有知幾的功夫,能察覺到念頭的起動,一有過即時制上,所以能
「不遷怒,不貳過。」
  學道之人先學無大過,進一步連小過也要除去。常人一舉一動多有犯過。若學者觀察念頭
,惡念一生即予制上,久而久之,可以少犯大過。儒家的經典禮記首篇「曲禮」是記載委曲
說禮之事,食、衣、住、行,各種生活細節都訂有規矩,若一舉一動不違背「曲禮」,也可
以少犯一些過失。
    易經是中國哲學的根源,是伏羲氏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常期觀
察的結果。他體悟得天地人事現象背後的隱約軌則,他發現在無窮變化中有一不變的太極
由此而生兩儀,兩儀再變生四象,,四象演化為八卦。再經周文王、周公、孔子等聖人的發
揚詮釋,使得蘊藏,無限究竟智慧的易經,後人可以一登堂奧,一窺天地之妙。我們只要依
經文玩占觀象,從中溫故知新,也能領略天地人事問的道理,掌握心念行為,一一復歸於禮
,自可趨吉避凶,克念做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