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詩經興法的象義意~以關雎為例


詩經〈大序〉云:「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人承受著環境的遷變、人事的遞嬗,卻仍保持著一種溫柔敦厚的態度,然後用文辭來發抒自己的情志,創作出一篇篇動人的詩歌。周代的詩集,經過孔子的整理,便是詩經。
詩經三百篇,依照〈大序〉所說,包含了六義:風、雅、頌、賦、比、興。風屬於采詩、雅屬於獻詩、頌屬於祭詩,這三者偏重在體裁,編詩之時已按義類不同而分別安排,明顯易辨;賦是直陳鋪敘、比是取象比喻、興是依象興起,這三義偏重在技巧,廣泛運用在各詩篇中,需要加以思考才能體會。而毛公作傳解詩,特別標出「興」,一方面由於興的技巧幽深隱微,一方面顯示興的義法非常重要。
要了解興的技法,須先明白其三要素:象、義、意。所謂象,指的是天地萬物;舉凡草木蟲魚,氣象人事,或動或靜,森羅萬象都可以寫入詩篇。象的內在或外觀,往往存在某方面的特性義理,足以作為詩人興起情志的媒介,這是義。象義相配,然後詩人悠遠隱密的情志可以興發出來,情志便是意。
舉關雎首章為例。雎鳩鳥有如此的特性:出現時往往雌雄相依傍,配偶不會混亂交雜,而姤合之時必定選擇河洲隱蔽的處所。詩人見象會義,採取雎鳩相互和諧鳴叫,同棲在隱蔽河洲的「象」,推及雌雄諧和貞專又守節合度的「義」,象義相配而有所興起,興意在讚美后妃具有貞淑專一的美好德性以及動靜有節的端正容儀。
分析第二章也可以發現興法的技巧。採取荇菜協助祭祀,這是后妃的職責,由此興起幽靜美好的女子,能與國君德性相匹,協力以祭祀宗廟,這便是國君朝思暮念所要求得的配偶。其中,或左或右採取荇菜是象,后妃的職責是義,晨昏懷想,誠心尋求具此后妃之德的淑女是意。至於第三章,則用或左或右採取荇菜,興起求得淑女之後,以琴以瑟、以鐘以鼓,相親相樂的詩意,可以類推而知。
全詩分為三章,首次兩章各有一興,第三章則有兩興。以下試依象、義、意的分析,解釋關雎一詩,先列經文(括號略加注解),其次加以譯意:

     關關雎鳩(關關:和諧的鳴叫聲)
  在河之洲(洲:水中的陸地)
  窈窕淑女(窈:德性貞淑;窕:儀容美好)
  君子好逑(逑:配偶)

          雎鳩依據本草綱目的說法,指的是魚鷹,本圖是在河洲邊築巢的雌雄魚鷹,

頗有王者之風,往往一雄一雌,共同棲息


  參差荇菜(參差:長短不齊)
  左右流之(流:求取)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寤:醒;寐:睡)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思:助詞無意義;服:思念)
  悠哉悠哉(悠哉:思念的樣子)
  輾轉反側(輾轉:翻來覆去,反側:義同輾轉)


水中參差的荇菜



  參差荇菜
  左右采之(采:採取)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
  左右芼之(芼:拔取)
  窈窕淑女
  鐘鼓樂之
  詩經中的琴往往指的是七絃古琴
瑟類似現代的古箏,古代的瑟相傳有50弦,現代古箏通常是21
 編鐘
孔廟中的鼓
附註:以上圖像取自google網站,如有侵權,敬請通知

譯意:
【第一章】:
鳴聲和悅的雎鳩,相伴棲止在河洲之上(象),此鳥具有貞專純一,守節有度的特質(義),猶如后妃內德純美,外儀端正(意),這樣的淑女,實在是國君的好配偶啊!
【第二章】:
水中長短不齊的荇菜,或左或右地求取(象),這是后妃協助祭祀的職責(義),而此淑女具有克盡其職的美德(意);如此幽閒貞專的淑女,必定要朝朝暮暮思念,誠心誠意追求。當時假使追求不到,那便無時無刻不繫心懷想。不停地思念啊!乃至睡臥的時候,輾轉反覆,不能成眠。
【第三章】:
水中長短參差的荇菜,或左或右採取(象),這是后妃協助祭祀的職責(義),而后妃婚後能克盡其職(意)。君子得到這樣純淑專一的淑女為配偶,必定或彈琴或鼓瑟來親近她。
水中參差不齊的荇菜,或左或右採取(象),這是后妃協助祭祀的職責(義),而后妃婚後能克盡其職(意)。,君子對待如此貞靜美好的淑女,必定或叩鐘或擊鼓來相娛樂。

總觀關雎全篇,歌頌了后妃美好的德性,表達國君思慕的憂懷,樂賢的心境。全詩運用了興法,因而展現出委婉的意態,飄逸的神致;然而如此的興法,因為技巧幽深微妙,所以必須透過象、義、意三要素的分析,才比較容易掌握。



吟誦 
吟唱
漢文


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經典選講

《禮記.經解》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如果您想了解這些經典的大要,請點閱弘明經典網站游於e

論語講義

所謂五經之管轄,六藝之喉衿,正是強調論語的重要。
弘明的經典教育,在小學階段要熟背論語,到了國中、高中開設論語選講。期望這部經典,能成為弘明人立身處世的無價之寶。

                                                                               連結網頁
    


2012年9月7日 星期五

讀經教育對國中生寫作能力影響探析


讀經教育對國中生寫作能力影響探析~以弘明實驗高中國中部學生為例


弘明實驗高中附設國中部100年畢業生,於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的寫作測驗中,5級分以上達59.26%,高於全部參加基測學生5級分以上之比率(18.32%)。
由於弘明高中是一所以讀經教育為特色的實驗學校,故本文嘗試探析讀經教育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影響,以弘明100年參加基測的國三畢業學生作為質性研究對象;使用研究法包括問卷調查及訪談。
研究結果顯示:弘明100年畢業學生中,有88%(接近9成)認為讀經教育對寫作能力有幫助,訪談資料亦顯示接受訪談的教師認為讀經教育對於寫作能力有正面影響。

                                          全文連結

「經典教育」學習歷程


經典教育學習歷程
摘 要
本文以實施經典教育的弘明高中師生家長為質性研究對象,採用「紮根理論」研究法來探析經典教育的歷程。其研究結果有如下發現:
經典教育的歷程存在著「潛在記憶」及「相似理解」。潛在記憶,是指熟讀背誦後,因為沒有持續復習,而呈現不能記憶的狀態。但是,潛在記憶能快速恢復成為記憶。相似理解,是在經典學習的過程中,對於經文的含義產生大概的認知。
在經典教育的歷程中,早期的熟讀背誦會形成潛在記憶;隨著理解力的成長,會將潛在記憶活化成相似理解;相似理解又增強了復習的動機,而將潛在記憶恢復為記憶。潛在記憶與相似理解的交互作用,有助於全面理解所記憶的經典,進而體現經典教育的各項價值,這是一種有效率的經典學習模式。
上述歷程,有其階段性,可以概分為三個時期:儲備期、蘊釀期及發展期。而其中關鍵在於儲備期的熟讀背誦。

                                                                                                            全文連結

2012年1月6日 星期五

錯綜複雜的易卦(六)


介紹完了綜卦,接下來要說明錯卦。如果對照兩個卦,彼此各爻的陰陽是相反的,就稱此兩卦相錯。例如乾卦與坤卦便是相錯的卦。

以下列出六十四卦的相錯情形:

上圖中每一圓圈統攝四個卦,這四卦互相與斜對角的卦相錯。

舉乾坤否泰四卦為例:

乾卦與坤卦相錯,否卦與泰卦相錯,因為它們彼此的陰爻與陽爻正好相反。

經過了以上六個單元的介紹,想必對於易卦的錯綜規則有一個大概的認識;而所謂的錯綜複雜,其實也沒有想像中那麼複雜吧!